职业装定制热线:010-63421111 62241163
北京职业装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服装资讯 >> 服装知识 >> 时尚潮人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

作者: 时间:2010-01-22 06:59:52 点击:

        苏州刺绣的工艺和基本技法

  " 劈丝 " 是苏州刺绣工艺之一,即将一根花线分为若干份。注重合理用线和丝理的变化。还根据不同的布质、色彩及题材,不但灵活综合运针,而且花线劈丝粗细合度,从而充分表现物体形象的质感。如苏绣金鱼尾,用线要细,排针要虚,才能表现轻薄、透明感。绣鱼身线条就要略粗,排针密,才能表现浑厚感。又如绣石头、老树梗等,线粗,排针不必过于均匀。再比如绣猫,根据对象毛丝变化规律掌握丝理,绣出来的猫毛茸茸地形万言书逼真生动。苏绣工艺善于总结经验独辟蹊径,继发绣、双面绣之后,又相继成功地创造双面异色绣、双面异色异样绣等新作。就纯欣赏的美术绣品来说,是以针代笔,积丝累线而成。技法、针法的特点也就是“和色无迹、均匀熨贴、丝缕分明、毛片轻盈松快”四名话。可以说苏绣工艺是在绣制反映时代风貌的新作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的。除部分满足国内人民需要外,苏绣还远销日本、意大利、摩洛哥、新西兰、美国等近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苏州刺绣名家录

  苏州刺绣名家 - 沈寿

  沈寿( 1874——1921)初名云芝,号雪宦。她生长于江苏吴县,从小学绣,16岁时已颇有绣名。1904年沈寿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进献清廷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极为满意,赐“寿”字,遂易名为“沈寿”。同年,沈寿受清朝政府委派远赴日本进行考察,交流和研究日本的刺绣和绘画艺术。回国后被任命为清宫绣工科总教习,自创“仿真绣”,在中国近代刺绣史上开拓了一代新风。

  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意大利皇帝和皇后曾亲函清政府,颂扬中国苏州刺绣艺术精湛,并赠沈寿金表一块。同时将这一幅作品送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展出,荣获“世界至大荣誉卓越奖”。 1914年,沈寿任江苏南通女红传习所所长。她治校严谨,教学有方,常率学生写生,观察实物,讲述仿真绣色的理论。即使在病中,也让学生围榻听讲赋色用线的道理。 1915年,沈寿绣的《耶稣像》,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展出,得一等大奖。著有《雪宦绣谱》一书。

  苏州刺绣名家 - 金静芬

  金静芬( 1885——1970)原名彩仙,小名杏宝,回族,生于苏州。自幼学苏州刺绣,曾拜沈寿为师,并随师进京任清农工商部工艺局绣工科教习。1911年后曾在苏州武陵女校、苏州女子职业学校、南通女红传习所任教。

  她的作品题材广泛,有花鸟、人物、山水,尤以古令人物见长。作品有《水墨苍松》、《猫戏图》,在 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获优质奖,《肖像》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枣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青铜奖。 她的作品《观音大士像》,仿露香园顾绣,颇具古风。

  苏州刺绣名家 - 王守明

  王守明,常熟梅李人,生于 1858年。18岁嫁本地人吴恒初,一月后夫亡。以后创办刺绣传习所,在常熟老县场斗吉弄教授刺绣。作品有《猫蝶图》、《英雄》、《锦鸡独立》、《白头到老》、《梅花锦鸡》、《虎》、《狮》、《太师少保》、 《神女》、《仕女》等。曾获比利时博览会一等奖和南洋劝业会奖状。所绣作品均为仿真绣,针法以擞和针为主。在当 时有“常熟绣王”之称。

  苏州刺绣名家 - 蔡群绣

  蔡群绣,号女歧,苏州人,( 1872年---1935年),曾和沈寿同绣《八仙上寿图》,随沈寿去北京,任清农工商部 女子绣工科教员。1911年从北京回苏州后,即离开沈寿,到南京女子美术学校《南京胭脂巷》任教。

  苏州刺绣名家 - 杨羡九

  杨羡九,( 1888年—1957年),吴县光福人,曾随沈寿去北京、天津、南通。解放前生活颠簸流离。解放后在 吴县刺绣社工作。擅画花鸟,画稿有《松鹤同寿图》,绣成后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展出。

         苏州刺绣是“苏绣”的简称。苏州刺绣文化的长期熏陶,以及精湛技艺的广为传播,使得中国手工刺绣业得以飞速发展,形成目前“粤绣”、“湘绣”、“蜀绣”等百绣齐放的格局。

  苏州刺绣简介

  苏州刺绣发源于苏州吴县。苏州女子性情柔和,心灵手巧,擅长慢针细活。苏州绣娘有 10 多万人,家家有刺绣,户户有绣娘。苏绣工艺是以绣针引彩线,按事先设计的花纹和色彩,在丝绸、棉布等面料上刺缀运针,通过绣迹构成花样、图案、文字以取得艺术效果。苏绣具有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丰富、绣工精细的特色。

  苏绣历史渊源

  据考证,苏州刺绣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自春秋时期开始就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南方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到了宋期,由于苏州的载桑养蚕业的蓬勃发展而成为丝绸之乡,城乡手工作坊林立,机房鳞次栉比,夫络妻织,刺绣得到空前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各种苏绣品也逐渐从日常用品发展为观赏品。

  据记载,当时苏州有一条 " 绣线巷 " ,集中了不少志门为刺绣制作花线的作坊,能染制八九十种色泽的花线,加上每色区分各种深浅层次,合计达 700 种之多,真是万紫千红各色俱全了。

  在元、明、清时期,苏州刺绣都有不少创新与发展,在观赏品中,大多以名人书画为绣稿,把国画与刺绣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题材极为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等。苏绣在构图技巧上讲究平衡对称,花纹图案繁多,层次分明叠峦,画面栩栩如生,既有仙鹤、凤凰、野兔、金鱼、双鲤、小猫、鹭鸶、白孔雀、喜鹊、麒麟等表示吉祥的动物,也有玉兰、牡丹、海棠、幽兰、灵芝、桂枝、百合、梅花、松柏、竹叶等名贵植物,还有人物历史故事画像,把苏绣的技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人们常用“惠女春风手,百花指端吐,菩萨观花中,自然结真果”的妙句来颂扬明代苏州吴县绣女薛素素的画绣。此时的苏绣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细、雅、洁”风格。清朝的苏绣在技艺上针法之多,运用广泛,可以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中国绣坛的盟主,而当时的双面绣已达到相当娴熟的程度,成为刺绣技艺中独树一帜的精品。

------分隔线----------------------------